八旬老妪何以感开云体育平台动重庆?
垫江县白家镇湖滨社区有位老人,扎根土地40余年,带领村民把荒岛开垦成瓜果园,让900多户村民走上致富路。
八旬老妪何以感动重庆?2024年12月27日清晨,在薄雾中沿着蜿蜒山路,我们抵达湖滨社区,来到岳龙芳家中,探寻她的故事。
长寿湖畔,寒风吹拂。望着对岸的桂花岛,岳龙芳眼神炽热、内心滚烫,仿佛回到42年前。
“乡亲们,一定要把这片地挖出来!”她坚定地说,“别的大队能富,我们也能!”1983年1月13日,带领开荒队渡水登岛,岳龙芳永远记得这一天。
1个多月前,白家公社(现白家镇)召开庭院经济扩大会,岳龙芳作为第一生产队会计参会,在会上得知中央已经正式肯定包产到户、包干到户等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。从小接受良好教育的岳龙芳敏锐察觉到,这是一次绝佳的机会:承包一块地专门种植经济作物,成功了不愁吃不饱饭。
种什么?那时一河之隔的长寿玛瑙大队那一片柑橘林绿意盎然,谁看了都羡慕。承包哪块地?队里田地少,长寿湖内的桂花湾自从涨水后就成了桂花岛,住户都搬走了,取水灌溉也方便。
岳龙芳打定主意:承包桂花岛种植柑橘。想法虽定,但岛荒了太久,遍地杂草乱石,要开垦成可耕作土地,仅凭她一家远远不够。
“人多力量大。”岳龙芳心想,要把乡亲们组织起来一起去开荒、种柑橘,便开始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,跟大家讲解国家政策、宣传开荒计划。
时年18岁的村民何治平听得很认真,觉得这是个赚钱好机会,何母却不以为然。
“全是石头,能种出花不成?”何母将信将疑,“再说,没船怎么去?没工具怎么挖?最关键的是,没钱怎么办?”老人家的担忧不无道理,不少乡亲也持相同看法。
为打消大家的顾虑,岳龙芳说:“上岛我有法,工具我去找,没钱我去借,办法总比困难多。”
没有船,岳龙芳组织大家把轮胎绑上洗脚盆当船;没工具,她到处找熟人借来钢钎、铁锤;没资金,她带头到农村信用社贷款。
看到岳龙芳真心实意要登岛开荒,何母松了口,答应了儿子上岛的请求。不少乡亲也转而支持岳龙芳,打算跟着她大干一场。
1983年1月13日,岳龙芳领着40余位乡亲渡水登岛,经过半年多艰苦奋斗,开垦出200余亩地,种下夏橙树苗,一天天长高的树苗承载着大家的希望。
树苗种下了,但离挂果还有几年光阴。为缓解资金压力,岳龙芳在养苗期间引进西瓜和冬瓜在林间套种,又在西瓜和冬瓜生长间歇复种蜜本南瓜。这种“以短养长、一地多用”的方式很快就让荒岛变成“瓜果山”。
这位好邻居收获了全村人的尊重和信任。1984年,岳龙芳当选垫江县人大代表。
“是荣誉,更是责任。”岳龙芳说,“多了人大代表的新身份,不仅要看见村民身边事,还要更关心村里的发展。”
其实早在种瓜时,岳龙芳就发现了问题:村里土路每逢下雨就泥泞不堪,弯道陡坡无法通行。车进不来,将现摘的瓜果通过水路运往三汇乡(现三溪镇)和狮子滩码头往返要五六个小时,费劲也费钱。
“经常看见村民两腿泥蹬不上坡,撂挑子坐在泥里叹气。”岳龙芳开始思考橙树挂果后怎么运出去。
1987年,岳龙芳召集村民共同出钱出力在弯陡路段修路。三年后,一段泥石路让瓜果得以直接运出村,不再绕道走水路,大大降低了成本。
1989年,桂花岛橙园正式挂果投产,首季收获夏橙超5000公斤。岳龙芳把树苗送给没有参与开荒的村民,鼓励大家都来种橙子。
村民们尝到甜头后,却又一次受困于路。橙子产量逐年翻番,货车进出愈发频繁,泥石路耐久性差、容易有坑洼,雨天路面湿滑,货车总打滑。果子结得出,运输却不畅,又成了岳龙芳的心病。
1993年,岳龙芳当选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。那时起,她更加活跃于人大各种会议与代表小组活动,有机会就提村里产业发展要修水泥路的建议。“自从种了瓜果,我们就意识到道路的重要性。我们自己筹钱出力,花3年时间铺了泥石路,交通改善了,农产品卖出去了,大家吃饱穿暖了。如今橙子越种越多,产量越来越大,我们又为道路问题头疼,村民离致富就差一条‘销路’、好路!”白家乡(现白家镇)一次人代会上,岳龙芳说得真切,打动了在场的人。后来经过多方协调,县交通局(现县交通运输委员会)同意拨款用于修建水泥路。
2002年3月,村里道路硬化工程启动;10月,湖滨修好白家乡第一条水泥路,长达3.5公里。有了这条“致富路”,瓜果得以顺利销往湖北武汉等地,甚至引来北京客商,村民腰包更鼓了。
1989年,也就是桂花岛橙园正式挂果投产那年,岳龙芳获评“全国劳动模范”。“垫江县首个全国劳模”,当时可谓轰动县城。岳龙芳虽欣喜于自己的劳动成果得到认可,但也希望看到更多“岳龙芳”出现。
还是那年,26岁的黄正文回到彼时的湖滨村,准备在村里干点事。岳龙芳曾在村里小学代过课,当过黄正文的小学老师。
早在17岁时,黄正文便外出务工,摸爬滚打多年后开了家皮鞋厂,闯出了一番事业。他时常回家探亲,亲眼目睹岳龙芳为家乡发展作出的贡献。耳濡目染之下,他也萌生了为家乡做点事的想法,于是返乡开了分厂,并承包了一片土地,晚上和村民们赶制皮鞋,白天就埋头种植果蔬。
看到自己的学生不忘回馈家乡,岳龙芳十分欣慰,将瓜果种植经验毫无保留分享给黄正文。回乡第二年,黄正文成功试种蜜本南瓜;第三年,他带领村民一起种,瓜果种植风刮遍全乡;几年后,全乡种植蜜本南瓜面积超2万亩,仅靠种南瓜实现年收入超3万元的就有200余户。
“你是我的岳老师,也是教我种瓜果的老师。自己做好再带动大家,在思想上你永远是我的老师。”村里一次会议上,黄正文动情地说。
“你们才应该是我的老师。”岳龙芳回答道,“我年纪大,跟不上时代,用的还是传统种植模式。你们年轻,要学新思想、懂新技术。”
事实上,自2006年起,新品种瓜果不断涌现,市场竞争更加激烈,村里的夏橙等产品在市场上已不如往日紧俏。岳龙芳年岁增长,一直希望年轻一代能接过劳模接力棒,为家乡带来新的变化。
2007年,在岳龙芳鼓励下,黄正文前往上海、江苏等地的现代农业基地考察学习,回乡后承包近2000亩土地,建起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,推行机械化种植。种地之外,他还养了800多头牛推行循环种养,走现代农业发展之路。
黄正文一心扑在家乡发展上,勤勤恳恳发展产业,带领村民共同致富。2009年,黄正文获评“重庆市劳动模范”。
“年轻人跑得动,光种出来不行,还要卖得出去。”岳龙芳的激励,白家镇静峰村村民张洪兵铭记于心。他开全县专业合作社之先河,与多家大公司签订销售合同,还组建物流公司,解决果蔬储存难销售难的问题,2012年获评“重庆市劳动模范”。
“你做法律调解工作很讲原则,但是村里的路是弯的、绕的,不能一味‘直走’。”岳龙芳的教诲,白家镇农安社区党总支书记叶清源从没忘过。在调解中,他不仅讲事实摆道理,还注重知民情近民心,把社区打造为“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”“市级文明村”,2017年获评“重庆市劳动模范”。
继岳龙芳之后,白家镇相继走出多位全国、市级劳动模范,农业大镇劳模旗帜招展,引领乡村振兴阔步向前。